您在這裡

[TGS 2023] Sense of Wonder Night 2023 遊戲介紹

1 篇文章 / 0 新
[TGS 2023] Sense of Wonder Night 2023 遊戲介紹

今年的東京電玩展於 9/21 ~ 9/24 同樣在千葉的幕張展覽館盛大舉辦。往年我們都會報導的 Sense of Wonder Night 也依舊在東京電玩展的第二天傍晚,於展覽館的一隅展開現場轉播。雖然今年的 TGS 已經完全開放一般民眾進場,但 SOWN 的入場限制與去年相同,只有活動相關人士可以進入,因此今年我們一樣是透過線上轉播的畫面來向各位介紹今年的入圍作品。


主持人新清士以及 Massabo Isabelle

"在看見、聽見遊戲概念的瞬間,不論是誰都會在那一刻,產生彷彿自己的世界有什麼地方改變了的感覺"- 這種震撼,我們將其稱之為「Sense of Wonder」。

這屆 SOWN 的投稿作品數量為創新高的 793 款作品,其中來自亞洲的作品數量為過半數的 443 款。整體投稿數量從前年的 286 款、去年的 583 款,到今年的 793 款,可以觀察到參與 SOWN 的開發者仍是不斷地在成長。


今年的投稿作品數再創新高

在評審團方面,或許是為了應對投稿數量的上升,本屆新增了 2 位女性評審委員,分別是 iGi indie Game incubator 的知念さおり以及立命館大學的シン﹒ジュヒョン。


今年的評審委員有兩位女性新面孔


陣容堅強的審查團隊

進入到最終發表的 8 款作品,分別來自法國、愛爾蘭、德國、義大利、英國,以及日本,其中日本有 3 款,另外 5 個國家各有 1 款作品入選。最終發表的 8 款作品也分為 2 個主題,分別是「那些不足的事物」以及「彷若工具,又似遊戲」,以下就讓我們一一介紹本屆的最終發表作品。


「那些不足的事物」


「彷若工具,又似遊戲」

 

《紙がない》

第一位發表的作者,是日本的宮澤卓宏,他是一位相當活耀的特殊裝置遊戲開發者,我們之前的文章也有介紹過他過往的作品。今年他以《紙がない》這款新作再次入圍 SOWN 最終發表舞台。

《紙がない》的遊戲目的,是要把衛生紙順利送到那些因為缺紙而煩惱的人們手上。遊戲的控制器由

1、捲筒衛生紙
2、厚紙板
3、Joy-Con

這三項東西組成。

以往這類特殊裝置遊戲比較難向一般大眾推廣的難處,在於這些操控裝置通常需要費工製作,不是那麼容易量產且占空間。

而這次的《紙がない》藉由 Joy-Con 能夠偵測手把轉動角度的特性,將手把塞進捲筒衛生紙中間後,就完成了一個很簡單的操控裝置。所以就算是一般玩家也可以很簡單的體驗到這種特殊的操作體驗。


先將 Joy-Con 放進捲筒中心,再塞進紙團把空隙填滿固定

透過衛生紙的滾動來控制畫面中的衛生紙前進,避開危險的機關以及障礙物,將衛生紙送達在馬桶上的人手中。要注意的是,就算是在即將通關之際,還是要小心不要用力過猛讓衛生紙飛過頭,太大力也是有可能功虧一簣的。

《紙がない》已經在 Nintendo Switch 上推出,日幣 600 元,目前有 32 個關卡可以遊玩。

 

《Out of The World》

如果要幫《Out of The World》下一個遊戲宗旨,那應該會叫做「眼見為憑」。

這是一款要在狹小黑暗空間中想辦法走到過關點的平台式遊戲,遊戲中有兩個重要的動作:

1、用眼睛觀察四周
2、閉上眼睛

當我們用視線範圍掃描四周時,存在該處的「地板」以及「牆壁」便會顯示出來;而當角色閉上眼睛後,在視線範圍外的「地板」以及「牆壁」便會消失。玩家要利用這兩個動作想辦法顯現通往過關點的道路,以及消除那些會造成阻礙的牆壁。


可以透過閉眼來再次調整想顯現的地板範圍

遊戲帶有一些動作要素,試玩時雖然沒有敵人角色,但偶爾也會有一些需要迴避的陷阱之類的東西,可以利用跳躍、三角跳的動作來避開。此外也有可以讓時間流逝變慢的按鈕,讓玩家可以方便進行一些更精細的操作。

《Out of The World》已經在 Steam 上推出,目前有 50 個關卡,若是全部通關後,還可以挑戰難度更高的挑戰模式。

 

《機動戦艦ガンドッグ 太陽系物語》

這是一款復古風格的太空科幻敘事遊戲作品。主角是一位在戰爭中失去所有戰友的駕駛員,在大戰結束四年後,被派往一艘名為「銃犬」的木星軌道巡邏艦執行偵測任務。

遊戲主打探索與交流,玩家在戰艦上會與其他的成員相遇以及互動。所有的動作像是「移動」、「對話」,「使用道具」等都要透過指令來進行。遊戲整體的角色風格、畫面色調,以及操作方式都充滿了濃濃的懷舊風。


遊戲受到懷舊作品的影響很深


基於輸入指令的探索方式

我們在前陣子京都的 BitSummit 活動上有試玩到這款作品(在 TGS 中僅展示遊戲畫面),從試玩中可以感覺到作者對於科幻敘事的那股強烈熱愛。像是在與戰艦成員交流的過程,遊戲會透過文字把角色的每個細微動作以及情緒變化,都非常鉅細靡遺地描寫出來。戰艦內部可以移動的地點也切割的非常精細,多到有時候會讓人有種迷路的感覺。再加上玩家還可以用身上持有的道具與每位角色互動,這些項目交織下來背後的複雜度可想而知。

換句話說本作的文字量非常龐大,而且得不斷的輸入指令,是一款需要放慢步調,讓自己細細品味的作品。

遊戲目前在 Steam 上已經推出了試玩版,大約有一小時左右的初期內容可以遊玩,有興趣的玩家不妨試試看。

 

《タイニードライブ》

Portalgraph 是一家專注在技術發想的小型公司,他們開發出來的同名產品 Portalgraph,是可以把立體繪畫以 3D 投影器材在平面上投射出類似 VR 空間視覺的技術,透過此技術投射出的空間會形成一塊 VR 區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觀看。



使用時須配戴追蹤器與專用眼鏡

而《タイニードライブ》這款遊戲,就是將過去關西精機製作所開發的機電遊戲機台《ミニドライブ》,利用 Portalgraph 技術重新呈現的作品。


將以前的遊戲機台以新技術重現

在 80 年代有很多這種結合機械與電子控制的遊戲機台,這些機台的特色就是會有很多實體物件可以互動,像是《ミニドライブ》這種駕駛遊戲就真的會有一台車子在框體裡面,會隨著玩家方向盤的擺動左右移動。

透過 Portalgraph 技術,在長桌上投射出的遊戲畫面會變得相當立體,好像真的有一台車被玩家操縱,若是再把機器外框也設計進去相信會有更逼真的還原度。雖然目前玩家還需要戴上追蹤器以及專用眼鏡,但如果繼續發展,的確有可能重現更多過往的熱門機台作品。

 

《It’s a Wrap》

如果要在今年 SOWN 上選出一款在創意方面特別突出的作品,我覺得《It’s a Wrap》會是一個強而有力的競爭者。

這款遊戲以 80 年代的好萊塢為舞台背景,玩家要在一部低預算電影的拍攝現場當中,同時擔任電影主角以及導演兩個角色。而這兩種操作模式的結合,正是這款作品讓人感到最驚艷的地方。


主視覺也是呈現 B 級片風格

遊戲中每一幕的拍攝就是一個關卡,當玩家擔任主角時,拍攝的過程操作起來就像是一般動作遊戲一樣,要跳過各式陷阱,避開落石,闖過層層難關。這些拍攝場景也會設計成像是電影情節一樣,讓玩家在很巧妙的時間差當中驚險闖過。


要是重拍次數過多不知道會如何

然而,這些時間差都是需要經過設計的。在實際遊玩的情形下,會出現像是「落石太早滾落」、「台階倒塌的節奏不對」、或是「機關的啟動慢了一拍」之類的問題。這個時候就需要進入導演介面,以導演的身分來調度這些場景機關。

導演介面看起來就跟一般剪輯軟體的畫面差不多,在時間軸上面會有各機關的時間條,透過點擊、拖拉移動,就可以對這些機關的啟動時間作出調整。我們要推敲出當下的拍攝場景,該怎麼設置機關的發動,才可以順利的避開所有危險而過關。



若是真的一直失敗也可以看一下腳本提示

《It’s a Wrap》原本是在 2020 年的一場 Game Jam 上製作的小品,當時他們覺得或許有機會將這款遊戲正式製作出來。於是 2 位作者後來花了 2 年半的時間,將這款完全版的《It’s a Wrap》開發完畢,並且在 2023 年 8 月於 Steam 上架。

 

《Ecosystem》

《Ecosystem》的遊戲內容正如名稱一樣,就是讓玩家可以打造一個水底的生態系統。這個概念聽起來就像是在設置一個水族箱。玩家首先選擇想種植的植物,當第一顆植物種下去之後,整個生態系就會開始慢慢運作。

隨著植物的種類、分布開始成長,環境的生態等級也會逐漸上升,然後就可以解鎖生物的配置,開始有魚類會出現在水中。這些魚類與環境之間還會形成食物鏈,,而這些設置又會影響生態等級,就像是真正的生態系一樣,每個變化都會對環境造成影響。

然而整個遊戲最重要的精隨,是整個魚類的演化系統。遊戲中的魚類,都是基於環境要素而演化出來的,包括身體、游泳的方式、思考,以及行為模式。這個系統是受到 Karl Sims 在 90 年代對於虛擬生物以及人工進化的研究啟發而誕生的,這些生物是會不斷進化的虛擬生命體,會為了適應玩家所創建出來的生態系統而演化。



遊戲在演化系統上相當用心

遊戲有很大一部分的樂趣是來自於觀察,觀察這些魚類的行為與變化。但如果對於結果不滿意,玩家也可以透過編輯器修改,直接創造你喜愛的生物樣貌。


生物之間的爭鬥用戰鬥系統呈現


也可以自己編輯喜愛的生物樣貌

《Ecosystem》目前已經在 Steam 上推出搶先體驗遊戲,另外也有免費試玩版可以下載。

 

《Retro Gadgets》

與其說這是一款遊戲,《Retro Gadgets》其實更像一款將軟硬體設計結合起來的模擬器。這款作品讓玩家可以設計、組裝屬於自己的懷舊遊戲主機。

可以設計的範圍不光是主機外型,還包括內部的電路板、CPU、音效晶片、記憶體等電子元件,以及主機的按鈕與螢幕配置,這些都設置好之後,還可以把機器漆上自己喜愛的色彩。


可以自己配置電路板以及按鈕的位置

這些設計出來的遊戲主機不光是可以欣賞而已,還可以透過 LUA 程式語言,撰寫可以實際在遊戲機上執行的遊戲程式,甚至還具備了點陣圖的繪畫程式以及遊戲資源管理功能,真的是包山包海。


裡面的機器是真的可以運行遊戲的

遊戲在許多細節上有用心,主畫面就像是在一個工作檯面上,在設計電路板時會用到焊槍,一些小元件以及製作好的遊戲主機會收納在不同的抽屜中,當要撰寫程式時會透過線材連接主機(這些插孔的位置當然也是由玩家設計),這些小地方都讓遊戲質感更加提升。


除了自行設計之外,也可以透過網路下載其他玩家設計的遊戲機,透過社群的力量激發出更多的創意。遊戲目前在 Steam 上處於搶先體驗階段,未來開發團隊預計會推出用來引導玩家進行遊戲設計的「故事模式」,讓遊戲設計的初心者可以更容易上手。

 

《ODDADA》

最後要介紹的《ODDADA》是一款透過與物件互動,讓玩家逐步創作出一首首音樂旋律的遊戲作品。

這款遊戲設計的厲害之處在於沒有艱澀的五線譜,玩家只要透過與畫面上的物件互動,很快就可以理解如何調整音高與節奏,進而完成每段 loop 的創作。


透過與物件互動就可以改變節奏

每首曲子都可以由 6 段 loop 所組成,每段 loop 除了互動場景不同之外,所發出的聲響也各自不同,有的清脆、有的厚重。在創作後面的 loop 時,也可以同步播放前面錄製的 loop 來確認旋律間搭配的狀況。

而當 6 段 loop 都完成之後,這些旋律都會被載上玩具小火車,前往錄製最後的成品。最後成品會錄製成一捲音樂卡帶,玩家還可以設計卡帶的名稱以及外觀,並能上傳自己的卡帶與其他人分享。


當完成 6 首旋律之後就可以正式錄製最後成品


可以編輯卡帶的名稱以及外觀顏色

此外,在每一首的曲子完成之後,也有可能解鎖遊戲的其他內容,像是會有更多的互動場景或是聲音可以在下一次的創作上使用。


解鎖黑夜模式,發出的聲響也有所不同

簡潔柔和的美術以及容易上手的設計,《ODDADA》以一種很親切的方式讓玩家體驗創作樂曲的自由,是一款很值得期待推出的作品。

 

以上就是這次入圍最終發表的 8 款作品,活動最後也頒發了 本屆 SOWN 的各個獎項,最大獎 Audience Award Grand Prix 是由《タイニードライブ》獲得,我們會把完整的得獎名單整理在下方。最後要感謝主辦單位又帶給我們一次精彩的活動,讓我們繼續期待明年的作品。

 

Best Technological Game Award
《タイニードライブ》

Best Arts Award
《ODDADA》

Best Experimental Game Award
《紙がない!》

Best Game Design Award
《It's a Wrap!》

Best Presentation Award
《機動戦艦ガンドッグ 太陽系物語》

Audience Award Semi-Grand Prix
《紙がない!》

Audience Award Grand Prix
《タイニードライブ》